他表示,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企业已经做了充分的预案。
11月29日,中国光伏企业又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开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阐明自己的立场和应对措施。此外,在经济复苏缓慢曲折的情况,上半年美国三家光伏企业先后宣布破产,直接导致了今年10月SolarWorld 等7家企业提起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双反申诉。
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也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第三次是由于汇率的变化,我们又损失很多钱。2010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000万千瓦,占全球50%,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12年总产量将突破1500万千瓦,完全可以满足国内规模化应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分别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整年来看,尽管受到银行贷款紧缩的制约,义大利仍将取代德国成为欧洲以及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在规模较小的市场中,Solarbuzz认为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西班牙、乌克兰和英国,将在未来1到5年内有着最稳定的安装量或者增长潜力。尽管英国正面临严峻的补贴削减提议,但持续下降的价格仍使其住宅市场具有诱人的投资回报。市经济信息化委装备产业处处长董亲翔告诉记者,当下上海不再鼓励光伏产业一拥而上,而是重点支持三个领域:薄膜电池、生产电池的先进装备,以及效率高、技术新的高端组件。
上海空间电源所承担国家航天、军工领域太阳能尖端技术研发,近年来研究所走出实验室,将最先进的产品引领引入民用领域。4年前晶澳将总部搬到上海,去年该公司太阳能电池片产值全球第一,今年这家公司嗅到风险,主动调整。据悉,近期规划推进的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中,过去鼓励的新能源产业,如今聚焦在更具体、更符合上海特点的新能源高端装备上,这将帮助上海新能源产业摆脱低端制造环节,避免附加值低、风险大,甚至产生污染等问题。今年三季度末,晶澳库存水平同比上一季度减少了6370万美元,公司管理层认为这一变化与高效转型直接相关。
成本是当前光伏产业最大难题。今年以来国家核电政策调整,但上海电气等企业瞄准核电先进装备,通过既有订单提升技术水平。
今年由于市场原因产能增速虽大幅放缓,但经过转型调整,高端制造、研发环节已占上海光伏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于上海光伏产业影响相对较小。传统光伏产业巨头也在上海率先转型。今年上海空间电源所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试线全线打通,年产能将达到1兆瓦。今年晶澳带头参与国内光伏电站建设,加入国内行业标准、规范制定,这些也是主要依托上海的总部和基地。
今年我们加速向高效产品升级,向国内市场进军,上海是引领变化的大本营,晶澳太阳能公共关系总监武庭栋说。上海的核电、风电、光伏三大新能源主要产业,都在转变发展方式。近日,国内光伏产业因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申诉以及欧洲市场萎缩等影响,面临销量大幅下滑的危机,那上海光伏产业的情况如何?记者从市经济信息化委了解到,去年上海太阳能电池或组件产能同比增长150%。国家风电产业调控进行中,上海风电企业加速以技术、设备换资源的战略,加速全国布局,这些行动都提升了上海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位置。
目前上海光伏产业结构和前两年已有很大区别。目前晶澳奉贤基地专注做高效组件的研发与生产,是全国6大基地中高效产品最集中、转型程度最高的产地
目前,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2010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000万千瓦,占全球50%,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12年总产量将突破1500万千瓦,完全可以满足国内规模化应用。
就像美国,此次一下就拿出来了2000多页的调查资料。启示一:要建立良好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此次双反调查,美国是有备而来,而我们则有些仓促应对。第一次是买美国的原料和设备,让其赚一笔钱。孟宪淦表示,在此次美国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进行的双反调查事件中,中国的企业吃了三次哑巴亏。启示三:产业发展应从单纯靠扩大产能转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光伏产业是个三头在外的产业,购买国外的关键设备,购买大部分原材料,然后加工再将绝大部分的产品进行出口,是单纯靠扩大产能发展起来的,必然要遭遇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的光伏产业是典型的国际市场拉动型。
美欧国家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高端技术和产品,再把设备高价卖给中国,赚了钱又投入到研发,产出更好的技术和设备,我国则一直处于被动高价更新设备的状态下。29日,中国光伏企业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开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上述声明。
为生产光伏产品,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目前,在我国光资源丰富地区光伏发电成本已经降到1元/千瓦时左右,具备了启动国内市场的良好条件。
启示二:产业发展应尽快从以出口为主转向开辟国内市场我国95%以上的光伏产品依靠出口。孟宪淦说:中国连着吃三次亏,美国连着赚中国三次钱,反而说中国是低价倾销、拿国家补贴,为什么有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关键是我们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方面做得不够。
此前接受记者专访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我国要对国际贸易摩擦有充分的认识。光伏企业打造国际品牌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无可非议,但是我国光伏产业应尽快从过度依赖出口转向开辟国内市场,为我国能源建设服务,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专家认为,应有专门机构对相关贸易品种、贸易地区的一些贸易原则、特点进行研究,平常就积累有关资料、数据,一旦贸易摩擦发生,能够立即拿出证据充分的报告,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反复询问企业,进行紧急调研。2010年,中国生产企业对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及支付的技术转让费不少于30亿美元。
此外,在经济复苏缓慢曲折的情况,上半年美国三家光伏企业先后宣布破产,直接导致了今年10月SolarWorld 等7家企业提起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双反申诉。第二次是我们加工后再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他们。
可喜的是,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协调下,英利、尚德、天合和阿特斯等14家中国主要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组成了联合应诉团,在产业损害调查程序中以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进行联合抗辩。这虽然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但去年末的301调查余波也才刚刚过去。
在去年美国抛出的301调查余波刚过,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国因欧债危机而大幅调降补贴造成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靡的情况下,美对我太阳能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有其深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在2003年光伏产业起步期,我国光伏组件的产量仅13兆瓦左右,而2010年产量达到10600兆瓦,7年间产量增长近千倍,不是国内市场而是受国外市场的拉动,产业形成的本身就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而这则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11月29日,中国光伏企业又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开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阐明自己的立场和应对措施。充分表明中国光伏行业的团结性和成熟度,将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应诉成效。我国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专项规划确定,十二五末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到2020达到5000万千瓦。因此,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思路必须尽快从单纯靠扩大产能,转移到在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科研方面下工夫,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也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在光伏行业大幅扩产之后,突发的市场需求下降导致大量库存无法消化,光伏组件价格一降再降。
截至2010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890兆瓦。而同期,我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出口额仅为20多亿美元,美对我实现3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第三次是由于汇率的变化,我们又损失很多钱。2011年10月19日,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公司为首的7家美国光伏电池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对来源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双反调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